有勇无谋大奉先:吕布选择屯濮阳,曹操断定他无能为也
公元194年,曹操为报父仇,二次征讨徐州陶谦,结果留守东郡的陈宫联合张邈叛迎吕布入主兖州,兖州郡县纷纷响应,只有鄄城、东阿、范县三座城池没有归顺吕布。曹操听闻后,火速率军返回兖州。

布到,攻鄄城不能下,西屯濮阳。太祖曰:\"布一旦得一州,不能据东平,断亢父、泰山之道乘险要我,而乃屯濮阳,吾知其无能为也。\"——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
吕布本来在河内依附于张杨,得到陈宫、张邈的拉拢后大喜过望,于是大军进攻鄄城,结果在荀彧、程昱的坚守下,鄄城没有被攻下。于是吕布西屯濮阳,曹操回军路上听说吕布屯兵濮阳,于是有了下面这段分析:

吕布一天的时间就基本上得到了兖州全境,然而他却不能据守东平郡,断绝亢父、泰山之间的道路,乘险阻击我,而是屯驻濮阳,因此我判定他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了!然后曹操率军进攻濮阳,和吕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兖州争夺战,最终赶跑吕布,重夺兖州。

根据史书记载,在吕布入兖州之时,曹操正在徐州大开杀戒,陶谦固守郯城,曹豹与刘备在郯东准备阻击曹操,结果被曹操击败,然后曹操攻破郯城东边的襄贲县。此时,陈宫、张邈叛迎吕布,曹操自然要火速率军回鄄城。
胡三省注资治通鉴:“东平国当亢父、泰山之道。亢父本属东平,章帝元和元年分属任城。”意思是说,东平郡(国)正好处在亢父、泰山两条道路中间,如果屯驻东平可以扼守这两条险要之道。
《战国策》苏秦谓:“亢父之险,车不得方轨,骑不得比行。”由此可见,亢父之道是非常险要的。从地图上可以看出,曹操从襄贲回鄄城,最近的道路自然是亢父之道,所以曹操最担心吕布屯驻东平,扼守亢父、泰山两道,那样曹操就没法回援了,鄄城时间长了自然会被攻下。

因此当曹操听说吕布屯濮阳,大喜过望,顺利率军回到兖州,然后立马进攻吕布。从地图上看,濮阳在鄄城以西,这说明吕布在攻鄄城不下之后,又退了回去。简而言之,吕布屯濮阳是没有进取心的表现,也是有勇无谋最好的证据。

选择屯驻濮阳,只是吕布有勇无谋表现的一个方面。我们纵观吕布一生,从来就没有长远的打算,先杀丁原,后杀董卓,基本上就是唯利是图;李傕郭汜攻破长安之后,吕布四处流窜,先投袁术,后依袁绍,又靠张杨。在陈宫、张邈的谋划下得了兖州,却又很快被曹操击败。
最终流落到徐州,投靠刘备,夺了刘备徐州,又和袁术反复纠缠不清,最终自然难逃覆灭的下场。吕布从来就没有明确的目标,基本上都是走一步看一部,只顾眼前利益,没有宏观的谋划和自己的志向,却有一身武艺,自然是取祸之道。

陈寿在《三国志》中评价吕布:有虓虎之勇,而无英奇之略,轻狡反复,唯利是视。虽然吕布有虓虎之勇,但没有足够的谋略,狡诈反复,唯利是图,像这样的人,从来就没有不被夷灭的。可谓是对吕布最中肯的评价!
参考资料:《三国志》裴松之注、卢弼《三国志集解》